Think tank service 智库中心
首页 > 智库中心 > 地方做法 > 正文

云南元江曼来镇:一个乡村的振兴之路

来源:乡村振兴促进会公众号   发布者:     日期:2020-11-09 14:47:51   点击数:  

茶余饭后的农家小院,邻里和睦、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村中一方池塘,倒映着池边的亭台楼阁。这个被绿树环抱的村庄,夏天果实累累,冬天满目苍翠。

为满足乡村旅游需要,移民新村道路将扩宽到4.5米,建设旅游环线,将线路延伸到田间地头。

元江县曼来镇,移民新村的傍晚充满生机与活力。

西下的太阳,被一汪池塘轻轻托住。顺着沿湖小径拾级而上,到达一个不大的广场,只见一幢幢白墙红瓦的房屋错落有致,倒映在池塘中格外漂亮。

每至傍晚,池塘的长堤上,十分热闹,人们一字儿排开坐在上面,看着远处绵延的群山,吹着习习的凉风,讲着家务事,十分惬意。

在没有到镇上工作以前,李燕玲每天都要去村里转一圈,并和池塘边纳凉的村民聊聊天。
村里经常会有许多生面孔——乡村游的外来客,无论认识不认识,大家都相互点头问好。
李燕玲说,如果时光倒回2008年,那时村里很少有人,更别说外人了,村里的年轻人都快走光了。

移民新村位于元江西北部,这个127户、487人的小乡村,辖箐门口、石脚地、桥边、马鹿洞4个小组,1982年和1984年,为积极响应元江县委、县政府“山顶蓄水、山腰发电、山脚灌溉,山坝结合、治水办电、开发热区”的号召,自海拔2160米的库区搬迁至此。2008年后,随着乡村一产和三产的兴起,村里的一草一木被激活了,小村名气渐大,打造了“果树丛中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的品牌,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前的200元提升到现在的28830元;全村6家农家乐,2016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1万人次,新增经济收入45万元。

1  产业兴旺  首要目标是农民增收

“刺藤藤、山茅草,荒山荒坡,满地黄土。我们在峨戛梁子上种上了甘蔗,套种些包谷,甘蔗20元1吨,人均不到200元。村里缺水,要到2公里外的菠萝山山箐挑水吃,村民们住的是油毛毡房、茅草房。年轻人外出打工,外村姑娘不愿嫁到村里来。”曼来镇副镇长李燕玲说。移民搬家那年,李燕玲17岁,初中毕业。1993年,李燕玲任了箐门口的小组长。这期间,她协调了资金,群众投工投劳做了两件大事:架通了管道、修建了公厕。

2003年,机遇来了。国家开始推行退耕还林政策。“我们到乡里、县里要了指标,全体村民签字按手印后,走上了结构调整的路子。”在李燕玲带领下,箐门口小组村民大胆地将所有适宜退耕还林的土地都种上了水果。山脚种芒果、山腰种龙眼、山顶种荔枝,其他3个村民小组也纷纷仿效。

“以前种植甘蔗,梁子上一片红土,吹起风来一阵黄沙,费工费水,还严重破坏水土。”曼来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李成刚说。结构调整后,村里的男人都出去打工了,女人则留在家中照看果树,顺便在果树没长大之前套种番荔枝,增加些收入。

2007年,果树有了收入,打工的人陆续回来了,进入盛果期的本地芒果,却不被外地市场看好。为此,乡村实施了大规模的品种改良,在4个移民小组的2760亩耕地上,三年芒逐步被金凤凰、台农、鹰嘴芒、红象牙等新品种所取代。这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10元,种植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十多年的时间里,村民们陆续种下荔枝、龙眼、桃李等多种热带水果,涌现出2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0多家,每户盛果期产量都在30吨以上。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人均收入从高寒山区时代的不足200元逐步发展到2007年的4510元,2013年的10200元,2017年的13800元,实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跳跃式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生态村。
2  乡村振兴主体是农民  需要科学规划与自主管理
   “以前种甘庶时,早出晚归,也没几个钱。种水果后,一年干活就四五个月,一天干活就一两个小时,收入还比以前多了。以前出力不赚钱,现在少出力还赚钱。”李成刚说。富裕起来的村民们纷纷建设新房,占地200多平方米的两层半小洋楼点缀在绿树丛中,村中一方池塘,倒映着池边的亭台楼阁……这个被绿树环抱的村庄,夏天果实累累,冬天满目苍翠。
每年五六月份以后,村里的芒果、荔枝、龙眼陆续成熟,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慕名前来。“梁子上的水果品质好,价格是外面的两倍,水果现摘现卖,很受欢迎。”李燕玲说。2004年,她被选举为曼来村委会副书记。
产业兴了,农民富了,但离“村庄美、环境优”还有差距,脏乱差现象突出。2013年,机遇再次来到。“借助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整合一事一议等资金1880万元,全面开展以“四拆一清三建一购”(“四拆”即拆猪圈,建养殖小区,实现人畜分离;拆鸡圈,实现林下养殖;拆旱厕,建生态公厕;拆杂物间,建简易生产用房。“一清”即清理乱堆乱放柴垛。“三建”即建特色民居、建小花台、建垃圾池。“一购”即购置垃圾桶)为重点的人居环境整治。”李燕玲说。
“村里建设是好事,但拆我家猪圈可不行。”“猪在一起会生病的。”“被人偷走咋办?”村民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支部带头,党员包户。短短两个月时间,拆得干干净净。道路硬化、人畜饮水、节水灌溉、人畜分离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乡村面貌大为改观。

新村建设,改变的不只是环境、生态、基础设施,还有村里人的精气神。村里精心制定村规民约、新村公约、节水灌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门前“三包”、公共区域“三户联包”让文明、友善根植于村民心中。每个村民小组成立3个卫生组,一个卫生组负责10天的公共区域卫生,交接时要经组长验收。
走在街道上,看不到任何杂乱无章、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的景象,乡村街道整洁、屋舍洁净、庭院翠绿;茶余饭后的荔枝园前、芒果树下,男女老少谈笑风生、邻里和睦、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3 抓实农村党支部  乡村振兴才有主心骨
   村容村貌的彻底改观,让移民新村从“开荒造林种水果”到“卖水果”再到“卖风景”的转变。党员带头办起了农家乐、开起了民宿客栈、造起了生态采摘园、兴起了农村电商。
   李正兴是马鹿洞小组的组长兼支部书记,正兴农家乐、民俗客栈的老板,他的农家乐和客栈开在自家院子里,200多平方米的场地可以一次招待10桌客人,吃水果长大的土鸡做成的农家菜肴吸引了很多回头客;10多间套房,可容纳30多位客人。遇到采摘季节,房间要提前预订。他把两个在外闯荡多年的儿子叫回了家,帮他料理店里的事务。田艳,箐门口小组组长,家里种着40多亩果树,开着龙门客栈,每到水果成熟季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收购水果,然后远销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应游客要求,田艳做起了微商,将自家现摘的水果卖给全国各地的客人,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村里人才是乡村游的主角,得不断充实自己,学会和客人聊天。能聊十来分钟,客人记住你了;聊上一个小时,下次来,他不会再去别的地方啦!”李成刚在家里开起了民俗客栈。温馨的小院、热情的接待,让游客们将客栈当作了自己的家。
   在党员的带动下,回乡发展的青年小伙逐渐增多,田国强是箐门口小组村民,前几年一直在昆明做水果批发生意,经过多年打拼闯出一片天地,在省城买了房子,过上了富足的日子。但在了解到家乡一、三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情况后,他回到老家,买了两台挖掘机供出租,用于坡地改良、水塘挖掘等工程,一年收入三四十万元,家里的30多亩田地都种了芒果、荔枝、桂圆,一年也有10多万元的收入。

2016年,曼来社区依托已成规模的林果产业着力打造休闲农业旅游,举办了荔枝节、元江芒果节分会场等活动,全村6家农家乐当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1万人次,新增经济收入45万元,切实把“风景”变成了“产业”,将“美丽”转化成了“幸福”。
乡村的发展,离不开党员的示范,在争创党员科技示范户活动中,移民新村共评出热区林果产业年收入十万元以上示范户15户;党员诚信经营户5户。
4 以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生态、休闲、养生、文化传承,进入新时代的农业功能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如何延长农业产业链,通过多种形式的产业融合,让农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创业乐土?
   “虽然乡村风景宜人、空气清新、节奏舒缓,但目前乡村旅游发展遇到了困难,基础设施不到位,留不住游客,村庄道路缺乏规划,还得进一步提升改造。”李燕玲说。
   “乡村虽有人来旅游,但能留住客人的时间短,吸引客人的东西少,除水果季和冬季客人多一些,其他时间没有产品吸引客人。”李正兴说。
   “吃的有了,住的有了,玩的没有。可以在农事体验上做做文章,比如让孩子体验种植、采摘,并亲自参与其中。”在外打工多年,如今回乡的马鹿洞小组组长李俊钱说。
   “深度体验项目匮乏,农家的特色没能体现出来,能否建个农事展览馆。”田艳说。
如何破解乡村旅游的瓶颈,村干部们纷纷给出了招数,更希望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引导。
在破解乡村衰落难题中,水果产业的兴旺让移民新村富裕起来,但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后续的综合加工、开发和销售以及与农业观光的融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动力。促进乡村产业融合,要注重发挥六次产业的加法效应和乘法效应。”民进玉溪市委专职副主委矣胜荣,多年来研究农业农村工作,他提出通过产业连接,开发新产品,实现农业和加工业的连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休闲旅游,实现加工业和服务业的连接;通过产业融合,培育新业态,发挥乘法效应。
   “村里将建设旅游环线,开发旅游产品,将旅游线路延伸到田间地头。镇上将加快‘田园+休闲娱乐’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形成1至2个特色知名品牌,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元江县曼来镇党委书记李洁告诉记者。
   乡村优质的食物、清新的空气、优美的景观、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令人向往的乡村文化和风俗体验,都对城市居民产生了新的吸引力。但如何提升乡村新供给能力,促进产业融合,是移民新村振兴之路给我们提出的、必须要紧迫直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