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里,一串串熟透了、“红着脸”的小番茄如红宝石般镶嵌在藤蔓上,在层层叠叠的绿叶间尽情营造热烈的丰收氛围;大棚里,蔬菜长势旺盛、郁郁葱葱,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棚里浓得化不开的绿意依然纵情渲染着盎然春意……如今,当我们行走在乡间田野,不难发现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已成为很多地方进行农业生产的“标配”。
滴灌、智能温控、自动卷帘机、多功能棚膜等设施的使用,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等技术的应用,突破了气候环境的限制,为棚室里的蔬菜瓜果创造了更为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使蔬菜瓜果种植摆脱看天吃饭的“命运”,甚至实现一年种多茬,创造了更多产量和效益。于是,一座座棚室在广袤乡村拔地而起,挑起蔬菜瓜果生产的“大梁”,充盈着人们的“菜篮子”“果盘子”,成为我国设施农业取得长足发展的真实写照。
尽管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笔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仍存在“成长的烦恼”。比如,有的地方蔬菜设施老旧,生产能力较弱甚至已不具备生产能力。再以设施畜牧业为例: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不高,2021年,畜禽养殖机械化率不足40%,中小规模场户养殖设施设备滞后;设施研发生产能力不强,一些设备可靠性和耐用性不强;设备工艺一体化设计及技术研发不够,先进设施设备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设施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针对中小养殖场户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能力不足。
一方面,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短板;另一方面,发展设施农业又极其必要——当前,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在耕地、水资源等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背景下,用先进设施装备和现代技术武装农业、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可谓势在必行。这既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当“短板”和“必要”指向同一个对象,加快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便不言而喻。
可喜的是,相关安排正蹄疾步稳向前推进!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日前,《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印发,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规划明确优化现代设施农业布局、适度扩大规模、升级改造老旧设施,提出到2030年全国现代设施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设施蔬菜产量占比提高到40%,畜牧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3%,设施渔业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比达到60%,设施农业机械化率与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60%和70%,全国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
政策好,更须落实好。笔者期待,随着相关举措落地落实,沃野田畴上,设施农业的“智慧含量”将越来越高。彼时,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会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模样亦会愈发清晰!农业强国建设基础将夯得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