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靠人才,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推动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要特别注重开阔多元思路,采取多样、灵活的方法和构建多维度、软性的人才评价体系,破除阻碍人才流动的藩篱,最大程度松绑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其中,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实事求是地吸引城乡逆向两栖人才,因人施策促进他们在乡村创业就业,对于优化乡村治理,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进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积极意义。
城乡逆向两栖人才及其出现的必然性
城乡逆向两栖人才是指生活在城市,工作在乡村,每天或者定期在城乡流动的“两栖型”人才。当前,典型的城乡逆向两栖人才包括机关挂职干部、乡村兼职技术和管理人员、部分从事乡村产业的企业家和其他乡村创业就业者等。他们当中以年轻人居多,且多从事城乡两方面的工作,在城乡之间维系事业和家庭的平衡。城乡逆向两栖人才的出现主要源于对城市和乡村异质性资源的不同需求,渴望实现城乡优势互补, 以实现自己的最大化价值。
一是城市优质生活条件对人才吸引力大。从人才自身和家庭的角度出发,在城乡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工资、生活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下,从乡下进城仍然是多数农村人的重要选择。特别是年轻人才对城市功能有更刚性的需求。快速城镇化和人才流动方向印证了城市的吸引力,是对城乡选择最好的证明。
二是乡村优质资源活化为人才提供了干事创业的机会。乡村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样、生态环境良好、土地成本相对便宜、劳动力价格低廉等条件为各类下乡人才提供了可依托的发展基础,适宜开展传统农业生产、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农业和农村服务业、乡村旅游和“农业+”等方面的创业就业。同时,多年来国家对农村大量投入, 基本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气、通网设施配套,“五通”带来的红利正在逐步释放。加之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农业与文化、教育、旅游、信息、康养、生态等产业结合的新模式不断涌现,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农业物联网等农业新业态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多级党委政府持续推出的“三农” 优惠政策支持下,农业农村产业升级迎来了春天,人才在乡村发展的广阔天地愈加明朗。
客观上,在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角度下,让人才完全放弃城市生活投入乡村工作有些过于理想化, 违背人才流动规律。即便是最具奉献精神的乡镇公务人员也是相当比例人员下班后要返回城里的家中, 过着城乡逆向两栖的生活。人才在城乡合理有序流动,取城市之长补乡村之短,既能服务于乡村振兴, 又能满足人才对更优质、更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当前城乡发展水平下的现实选择。
转变城乡逆向两栖人才的招引使用思路
要特别注重转变城乡逆向两栖人才招引和使用的思路,在新的发展理念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服务人才、激活人才,坚决破除陈旧观念和各种人才障碍,围绕城乡逆向两栖人才的真实需求,重视人才发展的客观规律,最大化发挥人才的自身和社会价值。实际上,从乡村产业的用人需求上看, 绝大多数的乡村就业创业并不需要人才全天候地在乡村,城乡逆向两栖更加符合现实情况。
一是转变人才回流为人才环流的思路。实事求是地看待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尊重人才对生活和工作的自主选择。以往人才招引多是回流思想,希望人才做出逆城镇化的选择,把生活和工作都转移到乡村,甚至希望人才长久留在乡村。然而实践证明这一思路并没有现实的生命力,人才真正回流到乡村的多为考录成乡镇基层干部,其作用不可否认,但考虑到数量的有限性,难以成为乡村振兴的人才主力。另外,回流的思想基本上针对的是从乡村到城市发展的那部分群体,对于原本城市的人才难以提得上回流。
人才环流的思想是最大程度给予人才在城乡之间双向选择的自由,发挥城乡各自资源的优势, 寻找最大利益平衡点。既可以是指原来从农村到城市的人才,也可以是原本城市里的人循环流动。如果能够把人才的工作和生活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帮助人才既能够享受城市生活,又能够在乡村创业就业, 将有利于激起人才流动的热情,一定程度上化解乡村振兴的“人才荒” 难题。像是自由工作或兼职兼业在乡村,工作日住在城市,周末、假期住在乡村,有序的城乡互动既有利于乡村发展,也会增加人才的自身福利。
二是转变“情结”留人才为效益留人才的思路。目前,“乡情牌”“乡愁牌”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招才引智的亮点。不否认我国人才多怀有较强的乡土情结,愿意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但万不可以“情怀”替代实质性支持,要给予人才可预期的回报效益。通过实实在在地优化创业就业条件,给予人才“真金白银”的政策优惠,提供公正友好的发展环境,为人才打造施展才华、创造效益的空间,帮助人才长久持续地发展乡村事业,让人才在自我价值实现中发挥出带领农民致富、增进乡村治理、带动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初心。
三是转变留单个人才一生为留多个人才一段的接龙思路。乡村发展中最薄弱的地方是经济“薄弱村”“空壳村”等软弱涣散村, 带动此类村庄的发展往往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是1—3年的挂职周期就可以解决的。各级单位的人才挂职往往是一个周期结束就离开挂职村镇,即便挂职干部一直有,但往往是来自不同单位,工作的连续性相对较差。而让挂职干部在一个村庄更长时间工作也不符合干部培养规律。因此,需要优化干部挂、派常态化机制,上级派出单位长时间对口支援基层薄弱单位, 一茬接着一茬干,立足薄弱单位的长久发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筑牢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对口支援的累积效应。例如,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工作者接力传承,创造了河北曲周综合治理旱涝盐碱的巨大成果。对于单个干部“干几年就走”不应理解为坏事情,更不应该成为批判的对象,这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也是对派出单位和家庭的合适安排。
四是转变单向激励为双向激励的人才流动思路。城乡两栖人才在不同阶段有着对自身发展的理性规划和安排,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可能会出现选择的摆动和投入的侧重, 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选择自由。要转变单向激励为双向激励的人才使用思路,乡村就要为人才离开提供充分便利,城市也要承认人才的乡村贡献,张开怀抱接纳返城人才, 而不是用各种显性或隐性的壁垒截断人才返城工作的道路。例如,一名从本科毕业直接读研究生,毕业后一般符合27岁的北京落户条件(其他条件符合的情况下),但一名大学毕业生在农村基层岗位工作过3年后再读研究生,毕业时则往往因年龄超标而失去落户机会。因此,应努力营造人才到乡村服务后更有利于在城市发展的良好氛围,坚决摒弃乡村“锁才” 政策设计,从城乡两端为人才松绑,从城到乡要给予激励,再从乡到城也要给予激励,最终以双向激励推动人才环流。
招引使用城乡逆向两栖人才的重点举措
当前,农村普遍最缺少的是懂“三农”、懂市场、懂管理的适用型人才,应格外重视乡村新旧产业人才和农业农村服务型人才的招引使用, 重视企业家、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才等乡村振兴中的推动力量。鼓励城乡逆向两栖人才与本地企业、村集体和农户等多元主体,与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等常驻人才密切合作,密切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各自特长,共同打造乡村事业。
一是依托党政机关部门,继续做好多种形式的挂职和包村。首先,重点发挥好第一书记作用,鼓励挂职第一书记同时兼任村级经济组织的负责人或顾问,乡村治理和经济发展“一肩挑”。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选派19.5万名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我国干部制度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下一步,要更加注重上级单位挂派干部的常态性和持续性,久久为功,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其次,要落实好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要求的“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村制度”,全面统筹开展相关领导同志包村工作,让领导干部们充分发挥其自身能力大、协调能力强、资源条件足的优势,与基层单位干部密切合作,打破乡村发展的藩篱,承担包村工作中“啃硬骨头”的角色。
二是推动国家和地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国有企业等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到乡村兼职兼业。要持续增加科技特派员、城市科研人员、工程师、规划师、建筑师、教师、医生下乡服务,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农业企业兼职兼业和在岗、离岗创业。例如,县城教师可以兼任乡镇学校老师,弹性安排课时,城乡交替上班。要打破制度性壁垒,允许事业单位人才获得合理报酬,允许通过股份分红、兼职兼薪等方式取得合理经济报酬和适当政治待遇。要鼓励事业单位人员发挥专业特长,以多种形式开展专业性创业。
三是大力鼓励企业家及中小微创业者到乡村创业。创业型人才的招引,往往能同时带来人才、资金和管理能力,应该作为城乡逆向两栖人才招引中的重中之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 企业家等主体能在传统种养殖业到现代“互联网+农业”等多个领域都能挖掘出创业空间,其经济社会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持久长效。地方政府要注重结合招商引资和创业孵化帮扶,尽可能为人才们提供政策、土地、金融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努力打造一批乡村产业发展的领军创业家群体,以企业家为纽带激活乡村经济;密切城乡逆向两栖人才与当地企业、机关、村集体、农户等多方利益主体的联结机制,强化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培育百业兴旺的良好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城乡逆向两栖人才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优势和现实需要。只要充分尊重人才的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地做好此类人才服务,将对实现城乡人才有序环流,加速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