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至27日,2024年全国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暨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在我校淄博校区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执行主任赵锋,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明冲,淄博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晶元,校党委书记张鸿波等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党委副书记张业赏主持。来自北京、天津、重庆、河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山东等地区的38所兄弟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思政课骨干教师代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生代表等170余人参加会议。
张大良在致辞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中之重。他就高校加强思政课建设、办好思政课提出五点要求:一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二要着力建设课程教学资源,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三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四要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五要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创新,构建思政教育新格局。
张鸿波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办学情况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建设情况。他表示,开展本次“全国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暨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大会的交流与研讨,一定会为思政课建设提供新思路、拓宽新视野、提出新举措,为推动构建“大思政课”新格局、书写思政课教学事业新篇章发挥积极作用、作出重要贡献。
马明冲教授在致辞中对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的历史、发展和使命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表示,组织此次新时代思政课学术成果以及教学经验总结交流活动,是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的需要,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将与各高校共同推动新时代思政课研究与教学交叉融合、联动发展。
专家报告环节,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宪明教授作了题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如何处理史论关系》的主旨报告;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大学胡友峰教授作了题为《教学成果的培育、凝练与成果奖的申报》的主旨报告;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项目工程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熊晓琳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三个层面》的主旨报告;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先春教授作了题为《如何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例》的主旨报告;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雪超教授作了题为《关于思政课教学的一些思考》的主旨报告;山东高校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副主任、山东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立志教授作了题为《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的若干思考》的主旨报告。
大会交流环节,来自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山东女子学院、青岛科技大学、齐鲁医药学院、潍坊科技学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mg4355线路检测官网7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师就思政课教学和比赛经验进行了交流分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和实践探索。
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刘好汉、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杨立志出席会议闭幕式,并分别作会议总结。闭幕式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安忠主持。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是高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次“集体备课”,是围绕构建“大思政课”格局中发挥高校办学特色和优势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推动了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的深度交流,对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撰稿人:傅圣凯;审核人:周安忠;终审:卢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