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 号)、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紧紧围 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关键问题,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和形势要求
1. 深刻认识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等教育的需要, 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我校各项工作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 准确把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形势要求。当前,学校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关键阶段,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还不够巩固,领导精力、教师精力、学生精力、资源投入仍不到位, 教育理念仍相对滞后,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导向仍不够聚焦。必须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点,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充分借鉴先进院校的成功经验,扎扎实实办好本科教育,奋力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3.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动力,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遵循,突出农工融合办学特色, 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努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适应能力良好,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知农爱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 总体目标。经过 5 年努力,全面落实“四个回归”,健全完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一批一流专业和特色专业,引领带动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师育人能力显著增强;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质量督导评估制度更加完善,质量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有力支撑。
三、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5.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与首要原则,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在学校治理中的领导作用,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6.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全面落实到质量标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文化育人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热爱集体、关心社会。
7. 提升思政工作质量。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的生命线。加强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激活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不断提高师生的获得感。
8. 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 全育人”大格局,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搞好课程思政和专业 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加大推广力度,切实提高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实效性。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四、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9. 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完善学分制,推动健全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微专业”,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 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建立以选修制为基本特征的学分制教学组织运行模式,形成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学习进程和任课教师的机制。完善学业导师制度,加强学生的学业规划指导,指导学生按照自主创业、就业、继续深造等不同发展需求, 制定个性化修读方案,推进学生分类发展。建立学生选课清单提醒推送平台,为学生选课、学业导师指导提供基础数据。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获取学分。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延长修业年限,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建立与学分制相配套的学生管理、教师评价等制度体系。
10. 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 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推进以生为本的课程体系重塑、教学内容重构,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内容先进、体系优 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坚持“拓宽基础,聚焦能力,强化创 新”的原则,加强知农爱农通识教育选修课、农业工程训练课建设,突出农业工程特色,打造特色课程体系,着眼于高素质应用 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构建农、工、文三大类通识教育“微 课程群”。深入推进“名课程”建设,大力推动科研成果向课程 资源与教学内容的及时转化,丰富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系列课程资源,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可视化。修订《教材工作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特色教材和校本教材的建 设力度,提高教材建设质量与水平。
11. 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反思教学,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科学设计课程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形成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和要 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鼓励采用启发讨论、问题探究、案例分 析、科研训练、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情景模拟、线上线下、翻 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深度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学校选取部分课程进行试点改革,取得改革经验,逐步向全校推广,不断将课堂教学改革推向深入。
12. 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全面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刻苦学习。完善课堂教学管理规定,规范课堂纪律和学习 行为。加大考试考核改革力度,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健全学业预警机制。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将结果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构建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取消“清考”制度。以考辅教、以考促学,激励学生主动学 习、刻苦学习。
13. 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督〔2020〕 5 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行行为的通知》(教督厅函〔2018〕6 号)要求,强化指导教师责任,加强对毕业生论文(设计)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严格实行论文查重和抽检制度,建立健全盲审制度, 严肃处理抄袭、伪造、篡改、代写、买卖毕业论文(设计)等违纪问题,确保毕业生论文(设计)质量。
14.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坚持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改革。全面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拓展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建立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转化制度。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成立“双创”学院,加强创新创业 教育管理,建立校内外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基地。多方筹集资金,创设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完善与发展创新、训练、竞赛、创业教育体系与平台。健全激励机制,发挥创新创业类竞赛的引领推动作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鼓励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支持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获取多种资格证书,增强创业就业能力。
15.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体育、美育教学改革,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把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提升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与乡村振兴战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作紧密结合,把知农爱农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组织协调、实践操作、敢闯会创的能力。
五、大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16.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广大教师教育理念、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学术诚信等方面全面提升,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首位,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师德表现作为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在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17.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进一步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重点,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 全面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基层教学组织,完善运行机制和督导措施,广泛开展高质量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到企业等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实践锻炼,鼓励中青年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到国内外科研院所研修深造,鼓励教师进一步提升学历水平和专业能力,鼓励教师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
18.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实施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促进计划,严格执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新入职青年教师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选拔优秀青年人才作为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形成教学科研骨干人才梯队。学校定期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支持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各项赛事。加强教研室 规范化建设。根据课程教学和改革需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完善教研室和教学团队激励机制,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19. 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深入实施“三名工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等建设计划,完善教改立项和教学成果奖评选机制,力争在教学改革重大问题研究与实践中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成果,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推动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严格落实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实现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全员给本科生授课。
六、努力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20. 着力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加强学科间交叉融合,凝练特色,突出优势,进一步健全和优化以农业工程为特色, 以工学为主体,以服务现代农业为主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以“一流专业”“名学科”、“名专业”建设为抓手,带动学科专业整体建设水平的提升。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严格执行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继续调整本专科专业比例 ,重点发展本科专业,调减专科招生专业,条件允许的专科专业通过“转本”渠道改造为本科专业,到 2030 年专科比例调整到 10左右。
21. 加强本科专业内涵建设。大力实施“三名工程”,着力加强一流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智慧农业专业群建设,把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制定并完善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计划,提高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贯彻落实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有关行业标准,围绕学校“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适应能力良好,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知农爱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总目标, 加强社会需求调研分析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进一步明确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培养模式改革为着力点,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重要支撑,全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22. 分类推进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按照“强化特色、适应需求、提高质量、分类推进”的原则。以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教高
〔2018〕3 号)、《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 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教高〔2018〕5 号),积极推进“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改革,着力推进特色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以专业认证为引导,选择认证试点专业,根据认证标准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为优势特色专业开展专业认证做好前期准备。
七、积极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
23. 构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按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总目标,强化需求导向,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切实提高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培养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立与社会用人部门合作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健全教师队伍协同机制,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健全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将社会优质资源转化为我校教育资源。继续加强与中华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深化国际合作育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
24. 强化实践育人。学校制定《关于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完善实验教学、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加大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时、学分比重, 人文社科类专业不低于 20,理工农类专业不低于 25。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管理。强化科教协同育人,结合科研计划项目,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推动重点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创新团队创造良好条件。鼓励支持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25.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与实验室建设。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准入制度、定期审核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与“三名工程”建设紧密结合,构建并不断完善 以教学科研示范基地为龙头,以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为样板,以实践教学核心基地为骨干的校院两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体系,实行分类建设和分级管理。整合校内实验室资源,打造与学校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相适应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共享平台。加强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专业实验室建设,力争实验开出率达到 100,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
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6. 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加快建立多元协同、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服务及时的本科人才培养云服务体系,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变轨超车”。
27. 大力推进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建设一批校内开放的在线课程,鼓励教师推出一批高质量视频公开课程加强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培育和建设力度,形成层次分明、独具特色的在线课程体系。充分利用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网络课程资源服务课程教学,构建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完善主要依赖于在线资源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组织模式, 保证教学质量。广泛利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遴选适宜的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建设系列化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打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九、着力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8. 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日常教学管理,促进教学建设与改革。建立完善校院两级定期研究教学工作的会议制度,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学校每两年召 开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各学院(部)每学期召开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研究本科教学工作,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自我评估制度,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29. 推进校院两级管理。进一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大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力度,明确学校和二级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职责与权限,逐步建立以二级教学单位为主体的教学运行管理机制,使教学管理运行更加科学顺畅。积极探索教学单位目标管理制,赋予相对独立的人事、财务和管理权,充分发挥二级教学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0. 强化教学运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案、讲稿(课件)、教学日志、试卷等教学运行资料,制定各项教学资料的质量标准。各学院(部)严格执行各教 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做好教学资料的日常管理及存档工作,责任到人。加强校院两级对教学资料的监督与管理,保障教学工作的平稳有序运行。
31. 保证教学经费优先投入。进一步加大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力度,保障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 育、学科竞赛、教学改革等各类教学专项经费投入。加大对教学 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设立教学成果认定与培育专项基金,合理设置培育项目,对在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师生进行表彰奖励。
32.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形成人才培养“质量是生命线,特色是生命力”的共同价值。坚持“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健全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形成以教学日常督导检查和学生教学评议为基础,以教学专项督导检查、教学专项评估为重要举措的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机制。落实好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课堂教学抽查制度和定期教学检查制度,加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加强学生信息员工作,开展好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和社会评教,组织开展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加强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建立健全教师、学生、社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
33. 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具有自我建设、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保障功能的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循环闭合、持续改进”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模式,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