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相对于不敢腐的外力推动、不能腐的外在约束,不想腐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内在思想自觉。廉洁文化与制度建设、治理实践深度融合,能够让廉洁成为人们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追求,升华为从政从业的道德操守,转化为拒腐防变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不想腐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凝聚各方合力,齐抓共管。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就注定廉洁文化建设是全方位、深层次的系统工程。山东省青岛市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廉洁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聚合主流媒体资源优势,发挥网络媒体作用,搭建融媒体矩阵开展协同宣传、梯次宣传。建立专家学者资源库和技术人才储备库,鼓励引导专业组织、人才参与。统筹行业资源优势,紧盯不同群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廉洁价值导向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范、企业文化。用好本级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分领域开展“忏悔再现+案件剖析+纪法警醒”定制化警示教育,提高同级同类警示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
遵循传播规律,引领风尚。廉洁文化建设只有主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才能在润物无声中影响受众差异化的行为选择。青岛市强化创新引领,推出《非遗里的清廉》等新媒体产品300余个,增强公众参与度、互动性和体验感。及时宣传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富民政策,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扶贫环保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成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成立媒体联盟,扩大“朋友圈”,增强全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在喜马拉雅平台开设全国首个纪委监委廉洁文化主题有声图书馆,推出反腐倡廉广播剧“清廉之岛故事会”63期。探索将廉洁文化资源转化为深度立体开发、具有较强传播力和价值观输出的文化引擎,打开廉洁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路径。
融入日常生活,化风成俗。青岛市注重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群众的大事小情中挖掘廉洁因子,释放激励约束正能量,融入群众日常生活。面向全国公开征集“清廉之岛”标识并通过国家版权局登记,邀请24位各行各业代表代言。通过多种载体、媒介,在全市广泛投放公益广告,打造主题车站、车厢等,让廉洁成为市民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日常元素。建成“清廉园地”173处,并完善“青岛市清廉文化导航系统”,将“清廉园地”有关信息纳入系统。构建起市区镇村四级廉洁文化教育体系,打造“云上展馆”,线上线下同步教育,培育半小时廉洁文化教育圈。依托齐鲁文化的深厚底蕴,挖掘先贤思想、本地清官廉吏事迹、家风家规家训中的廉洁因子,让中华传统文化焕发时代价值。把廉洁文化建设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出品柳腔剧《审喜单》、吕剧《规矩》等文化精品。发挥廉洁文化载体作用,聚焦权力集中、资源富集、资金密集、攸关民生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由点到面、示范引领,推动清廉建设融入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山东省青岛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马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