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怎样理解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
针对当前国际经济关系中保护主义盛行、霸权霸道霸凌行径滋长、政策协调日益艰难、全球治理严重缺位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宣示,“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我国坚持开放发展的一贯主张,给面临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困扰和滞胀威胁的世界经济注入了一束催人奋进的暖光。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极大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同时也给各国经济结构和利益格局带来复杂影响。近年来,个别国家以国家安全为名大肆干扰国际经济交流合作,掀起一股单边主义、民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对他国产业和实体肆意打压,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扰乱了正常国际经济秩序,对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威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40多年来,中国依靠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发展奇迹,是开放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开放发展的维护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尽管近年来开放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对华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骤然上升,但中国开放发展的意志始终没有动摇,脚步始终没有停歇,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不断扩大,自由贸易港开放度不断提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贸易交易会等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总额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突破6万亿美元,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带了好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国际贸易增速长期低于世界经济增速,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拖累因素,其背后与各国政策内顾倾向加剧、保护主义抬头、单边主义盛行等有很大关系。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搞得好,什么时候世界经济增长就顺利。中国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强大推动力,正在推动双边、区域、多边领域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2022年1月1日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形成了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我们同时还在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以前极力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个别发达国家,现在为维护自身霸权,肆意挥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大棒,滥用单边制裁、“长臂管辖”,让全球经济秩序蒙上阴影,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威胁和障碍。我们要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必须在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的同时,同各种逆全球化的政治操作进行坚决斗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愿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无偿援助、优惠贷款,给予了大量技术支持、人员支持、智力支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建成了大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项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向众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物资援助、医疗支持、疫苗援助和合作,是二十国集团中对发展中国家缓债免债规模最大的国家。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世界担当。